女性比較敏感,相對男人更容易遭遇氣滯血瘀的情況,如果性格又比較內向,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不善于傾訴,總是憋在心里,長此以往就會引起月經紊亂、痛經等情況。
胡女士已被氣滯血瘀折磨了 10 多年,她從 31 歲開始就月經不調,大姨媽不僅總是提前,而且一來就持續 10 幾天。在 7、8 年前她上環之后,月經變得更加紊亂,一年里有好幾個月會來兩次,而且量也變少了,在來例假之前小腹胸部會有脹痛、腰酸、手腳冰涼、怕冷等不適。了解到她的情況后,谷醫堂戰略合作伙伴谷方益元健康管理師周瑤為胡女士量身制定了健康方案。經調理后,胡女士連續兩月月經正常來潮,顏色由深變淺,量也變多了,她自述例假恢復如年輕時一樣,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比以前好了很多。
除了痛經和月經紊亂,氣滯血瘀還會引發憂郁癥、舌色暗、黃褐斑、眼圈黑等癥狀。俗話說,久病體內必有瘀,很多疾病發生于氣血瘀滯的基礎上,如果慢性病調治很久也沒效果,很可能是因為體內有瘀。
導致氣滯血瘀的原因的有哪些?在生活中有什么調理氣血瘀滯的好方法?為此,谷醫堂戰略合作伙伴谷方益元健康管理師周瑤表示,導致氣滯血瘀主要與不良生活習慣和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一、是愛吃油膩食物和甜食,或者吃的食物過咸,不愛喝水,都會造成血液變粘稠,引起氣血運行不暢。
二、是居住環境寒冷,使血管長期痙攣,減慢了體內血液流速。
三、是不愛運動,長此以往,會減弱心肌收縮功能,減慢氣血運行。
四、是性格內向,情緒長期抑郁,愛藏心事,時間長了,也會讓氣血運行受影響。
有氣血瘀滯引起的月經不調、痛經等問題的女性,周瑤建議,從情緒、運動、飲食等方面進行生活調理。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想要讓血液變得順暢一些,就不要常吃油膩的食物和甜食,每天多喝水。
2、戒煙酒
煙里的一氧化碳會和體內的血紅蛋白結合,影響體內血液循環。
3、經常鍛煉
常運動不僅能增強體內免疫系統,也能起到瘦身作用。
4、保持良好情緒
內向的人比外向的人更容易變老,心情不好會使心臟病患病幾率變大。
周瑤提醒,女子容易肝氣郁結,氣滯血瘀,自然容易內分泌失調,痛經,患乳腺增生、結節等乳腺疾病。因此,女性朋友一定要學會愛護自己,從身體和心理上照顧好自己。
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曾小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