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探索中國慢病精準管理新思路,攜手開創中國醫療行業新未來。
2021年9月23日,中國醫院協會國際醫療服務專委會在京召開一屆二次常委會,發起成立了中國“慢病精準管控國際模式課題組”。
來自協和醫院、北京醫院、天壇醫院、友誼醫院、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中日友好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華西醫院、湘雅醫學院、和睦家國際醫院等一線醫療機構的數十位醫療行業頭部大咖匯聚CVP(施為必)精準醫療,開啟了一場關于中國慢病管理模式與精準醫學應用的深度專業研討,為實現未來中國慢病的精準管控邁出了探索的“第一步”。
為什么要重視慢病的精準管控?
北京友誼醫院李麗主任首先就慢病管理的發展背景與世界各國目前面臨的慢病管理難題進行了深入分析。
慢性疾病,作為一類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醫療負擔的疾病,近年來越來越多地受到各個國家與國際衛生組織的關注。
以心血管疾病、腫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與糖尿病為主的多種慢性疾病已成為越來越多家庭以及各國醫療衛生系統的負擔。
據統計,目前每年因慢性疾病而死亡的人數已占到全球總死亡人數的70%。在歐洲,慢病死亡更是占據了總死亡人數的86%,與此同時,對于慢病的治療也占據了歐洲77%的公共醫療資源。在我國,因慢病而付出的醫療衛生資源也在逐年上升。
因此,更加精準有效的慢性疾病管控已成為了提高全球人類健康,降低各個國家經濟、醫療負擔的迫切需求。
未來慢病精準管控,邁入“精準醫療”時代
來自廣安門醫院國際部的劉馨雁主任與華西醫院慢病中心李景宇主任也就現有慢病精準管控的國際模式發表了各自的看法。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演講中,提出的“精準醫療(PrecisionMedicine)”計劃。
精準醫療(PrecisionMedicine)是以個體化醫療為基礎,綜合前沿醫學技術與檢測手段,精確尋找疾病源頭,從而實現對于疾病的個性化精準治療的新興醫療體系,代表著當前醫學發展的最高水平。
相對于傳統醫療而言,精準醫療具備3個優勢:
精準路徑:專業前沿檢測,精準鎖定病因。
精準方法:根據病人特征“量體裁衣”,制定個性化的精確治療方案。
精準用藥:靶向藥物,狙擊病因。
其核心理念在于:以最小的醫源損害和醫療資源成本,獲取最大化的健康效益。
目前,我國的精準醫療行業還在起步階段,先發企業正在抓緊構筑技術壁壘,搶占市場份額,從而加速精準醫療行業向成長階段的過渡。預計再過2-5年,我國精準醫療行業將進入到成長階段,為我國的慢病精準管控提供巨大助力。
聚才引智,合力開創中國醫療行業新未來
“慢病精準管控”作為當前醫療行業的前沿課題,不僅需要中國醫院協會與一線醫療機構的專家共同帶動,同時也需要廣泛民營醫療企業代表的積極參與。
會議最后,本次研討會的協辦方,也是本次課題研究的發起者之一CVP(施為必)精準醫療作為民營醫療企業的代表與眾位頂級醫療專家共同發聲,希望將精準醫學臨床中的先進經驗進行分享與交流,并在未來一如既往地為課題研究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作為本次課題研究的發起者之一,北京協和醫學院培訓中心常務副主任王海濤與國際醫療服務專委會常務副秘書長趙亮就專委會近年的工作與各位常委進行了匯報與交流,也為本次課題活動進行了總結。
中國醫院協會國際醫療服務專委會希望能夠通過專業課題研究的方式,集結行業內更多的專家、學者與企業精英,廣泛交流,聚才引智,共同探索出適合于中國的慢病精準管控發展道路,貫徹與推動我國《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與《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努力使群眾不生病、少生病,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健康壽命。
在未來,中國醫院協會將繼續與CVP(施為必)精準醫療攜手,共同推動“慢病精準管控國際模式”課題組的深入研究,力求與行業頭部的專家一同努力,打造屬于我國的慢病精準管控行業標準與規范,更好的為人民的生命健康進行服務。